新闻资讯
行业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广东梅大高速事故路段建成不到十年,运营方“大潮高速”涉多起合同纠纷案
时间:2024-5-17  来源:  查看次数:2483
2024年5月1日凌晨2时10分左右,广东梅大高速(S12)大埔往福建方向K11+900m(茶阳路段出口方向2公里左右)周围发生高速公路路面塌陷事故,公路塌方路面长约17.9米,面积约184.3平方米。
截至5月2日早上5时30 分,经现场核查,事故共造成23 辆车陷落(未发现危化车辆、客车等大型车辆),涉及人员共 66 人,其中确认死亡人数 36 人,30人正在医院全力救治,暂无生命危险。
事故发生后,广东省成立事故救援现场指挥部,公安、应急、消防、卫健、交通、矿山救护队等投入约500多人参与现场救援。

滑坡路段或可提前预判

  专家和相关部门正调查塌方的具体原因,初步推测可能与地质结构、雨水侵蚀、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
  一名从事结构和岩土的陈姓工程师向界面新闻分析,从现有的照片上看,事故路段处于山体边坡的位置,道路下方路基是采用填方的方式处理,相邻段做了简要的护坡,但看不到重力式挡土墙、土钉、锚杆、抗滑桩之类的挡土和支护结构。

  “从照片来看,该段高速公路应该属于滑坡地段。其实越来越多山区高速路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,从本质上规避掉滑坡地段路基的问题。不过这个路段可能是受制于当初建造成本等原因,还是采用的边坡填方路基。高架桥比填方造价要贵,但安全性也要好很多。”该工程师表示。

  交通部最新一版的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》对滑坡路段路基作出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要求,高速公路正常工况系数为1.2至1.3,非正常工况I情况下为1.1至1.2。这意味着,在非正常工况下,边坡的安全性会降低。

“非正常工况I,指的就是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。”上述人士提到,日前当地出现连续降雨,雨水冲刷会带走表面的土体,并进入缝隙产生水压力,推动滑坡体向下滑。而这次滑坡事故的诱发原因,可能是长期降雨后排水不畅,导致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——填方区与原始地貌之间不断变形扩大,最终导致滑坡产生。

Copyright © 2018  北京振华永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 京ICP备1805423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