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坡路段或可提前预判
专家和相关部门正调查塌方的具体原因,初步推测可能与地质结构、雨水侵蚀、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一名从事结构和岩土的陈姓工程师向界面新闻分析,从现有的照片上看,事故路段处于山体边坡的位置,道路下方路基是采用填方的方式处理,相邻段做了简要的护坡,但看不到重力式挡土墙、土钉、锚杆、抗滑桩之类的挡土和支护结构。
“从照片来看,该段高速公路应该属于滑坡地段。其实越来越多山区高速路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,从本质上规避掉滑坡地段路基的问题。不过这个路段可能是受制于当初建造成本等原因,还是采用的边坡填方路基。高架桥比填方造价要贵,但安全性也要好很多。”该工程师表示。
交通部最新一版的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》对滑坡路段路基作出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要求,高速公路正常工况系数为1.2至1.3,非正常工况I情况下为1.1至1.2。这意味着,在非正常工况下,边坡的安全性会降低。
“非正常工况I,指的就是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。”上述人士提到,日前当地出现连续降雨,雨水冲刷会带走表面的土体,并进入缝隙产生水压力,推动滑坡体向下滑。而这次滑坡事故的诱发原因,可能是长期降雨后排水不畅,导致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——填方区与原始地貌之间不断变形扩大,最终导致滑坡产生。
Copyright © 2018 北京振华永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4230号-1